参考消息网5月11日报道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5月7日刊登美国外交学会会长理查德·哈斯的文章,题为《与中国冷战将是一个错误》。文章称,美中两国关系逐步恶化,但将美中对抗视为美国外交政策的组织原则是重大战略错误。中国不是苏联,不是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文章摘编如下:
早在新冠疫情暴发前,美中关系就已经恶化,这场流行病令当今世界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的关系更加剑拔弩张。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异口同声地说,美中对抗应当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组织原则,类似于与苏联的冷战。然而,这将是一个重大战略错误。它反映了一种过时的思维模式,认为对付其他大国是美国的主要挑战。在今后一个世纪,我们面临的最大威胁与其说是其他国家,不如说是一系列跨国问题。
毕竟,即使美国成功地压制了中国,由于未来的流行病、气候变化、网络攻击、恐怖主义、核武器的扩散甚至使用,我们的安全与繁荣仍有可能一落千丈。当前危机的结论十分明确:美国需要关注的不仅是直接解决此类全球挑战,还有如何提高我们面对这些挑战的竞争力和韧性。
我们也不应误读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2017年,特朗普政府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称,中国是一个修正主义大国,希望“侵蚀美国的安全和繁荣”,“塑造一个与美国的价值观和利益对立的世界”。五角大楼在2018年国防战略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称中国是一个“战略竞争对手”,谋求“在近期内获得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霸权,并取代美国,在未来获得全球主导地位”。
这些评估夸大了中国的野心和能力。正如中国在2019年的国防白皮书中所阐明的那样,中国的战略重点是维护领土完整和社会稳定。
对中国最准确的定位是,一个寻求削弱美国在其后院影响力并增加对邻国影响力的地区大国。北京并不寻求推翻当前世界秩序,而是要增加自己在其中的影响力。与苏联不同,中国并不打算把自己的模式强加给世界其他国家,也不想控制国际政治。当中国的影响力确实延伸到更远的地方时,其手段往往主要是经济手段。
当然,中国既是实际的、也是潜在的威胁。但要解决这一威胁,大可不必让中国成为美国的外交政策焦点。一定程度的战略竞争在所难免,美国也应该在必要的时候反击中国,以捍卫本国利益。然而,应尽可能地限制这种竞争,不能让它影响美中在共同利益领域的合作。
我们还必须重新思考对华贸易方式。双边贸易仍然符合美国的经济和战略利益,但有两个例外:在关键材料和产品上,我们应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我们必须保护我们的技术和机密,包括政府和商业机密。
我们必须加强与日本、韩国、越南、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关系,同时避免迫使它们在我们和中国之间作出选择。
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外交政策失去了方向。30年后,美国的战略仍然缺乏一致方向,但美国不应试图通过恢复冷战时期的遏制政策来找到一个前进方向。中国不是苏联,全球化世界需要新的战略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