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高质办学
加快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现代财经高职院校
——在中国共产党6163银河.net163.am党员大会上的报告
章江益
(2018年12月19日)
各位党员、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6163银河.net163.am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共6163银河.net163.am党员大会,是学校深入实施“十三五”规划、加快推进转型提升、努力推动高质量办学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要求,全面总结学校升格以来的各项工作,谋划部署今后五年学校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凝心聚力,深化改革,高质办学,为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的现代财经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
一、升格以来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2015年1月,学校经省政府批准升格为高职院,2015年6月,升格后的学校领导班子成立。新的领导班子正确把握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紧密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制定学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和“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财会特色、质量至上、理实并重、开放融合”的办学思路,并认真加以落实。三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和省财政厅党组的直接领导下,在连云港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统一思想,开拓进取,迎难而上,较好地完成了升格转型各项任务,学校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成绩显著。
党的领导明显加强。以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总抓手,升格后迅速出台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党委会议事规则和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实施办法等制度,建立党政工作联系月度例会制度,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顺利构建并有效运转。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抓住思想理论建设这一根本,着力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建立并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和教职工理论学习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制订并实施学校《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实施细则》,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党委领导核心作用较好发挥,带领学校顺利实现转型,形成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高校模式平稳到位。升格后,迅速按高职院校要求设置内设机构,建立了5系2部和15个管理、教辅部门及群团组织。紧紧围绕新的办学定位,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市场导向,稳步拓展高职专业设置,高职专业由升格初的5个增加到2018年的17个,初步形成了会计、财金、经贸、信息、公共管理五个高职专业群。在保证生源质量的前提下逐年扩大高职招生规模、分步减招或停招五年一贯制专业。面对省内生源不断减少、部分高职院校招生难等不利局面,主动调整招生策略,积极争取省外招生计划,将生源地向省外拓展,采取多种方式招生,努力扩大招生规模。升格以来,学校招生人数逐年大幅增长,高职学生主体格局业已形成,2018年高职新生占入学新生总数的85%以上;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在校生规模由2015年3600多人增长到2018年的近5000人。经过一系列调整,高校运行机制基本形成,高校办学理念得到强化,教职工思想观念明显转变,学校成功向高校模式实现转型。
培养能力稳步提升。坚持立德树人、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动态修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抓好教学能力和技能竞赛,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设立质量管理办公室,构建教学监控系统,聘请校外专家参与督导,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建成省内一流水准的“大商科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将校企协同育人贯穿于商科教育教学改革全过程。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能动发展型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荣获2017年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多次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2015年获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2015-2018连续四年获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2017年获省微课教学大赛3个一等奖,2018年获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会计技能比赛一等奖第4名、“福斯特杯”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审计技能大赛一等奖、江苏省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等。着力提升办学层次,从2017年开始与南京审计大学合作举办“3+2”分段培养本科项目;2018年与韩国明知大学合作的海外本科项目成功获批并实现招生;与南京理工大学合作在金融、电子商务等专业举办嵌入式本科项目。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老挝琅南塔省教育厅签订合作协议,首批36名老挝学生于2018年初来校留学,留学生招生实现零的突破;与英国BPP大学中国总部合作,开展“ACCA”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继续教育工作有序发展,升格以来417名学生取得学士学位证书,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加强科研工作,近三年来立项省级课题46项,发表论文651篇。《6163银河.net163.am论丛》成功创刊。据有关数据平台分析结果,学校人才培养能力有明显提升。
校企合作扎实开展。依托省财政厅、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等,积极推进行业办学。与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甲骨文(江苏)OAEC、武汉雅博等签署合作协议,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苏亚班”等多个“订单班”先后组班,2015级“苏亚班”18名学生全员通过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考核并被录用。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省金融办、连云港市财政局、金融办、人行、农委、民政局、港口集团、中小企业协会、天马网络等签署合作协议,进行产教深度合作。与江苏思贝签署协议,共同培养跨境电商人才。与苏宁易购合作,在我校开设经贸专业学生实习实训门店,这也是高校首次引入苏宁小店。三年多来校政行企合作达50多项,为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
育人环境持续改善。统筹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社会实践、实训实习,通过PU积分平台,实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培训,加强学生干部培养,积极培养优良校风学风教风。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书香校园建设等活动,组建“山海才苑艺术团”,成立传统文化大师工作室。“青蓝工程传承港城文化”项目入选团省委创新创优工程,学校“龙舟队”屡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成为体育文化品牌,学生文体活动日益丰富。经过努力,大学生管理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大学育人特征彰显,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郁,师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日益呈现。学生公寓全部安装空调,学生食堂用餐条件改善,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初步建成,图书馆阅览环境提升,馆藏资源不断补充,留学生公寓实施改造等,学生学习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师资队伍不断优化。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人才优先战略,下大力气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研究出台人才引进和培养有关奖励政策,积极争取专项支持资金,创新人才工作思路,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取得突破。学校升格以来共引进教授4人、高级会计师1人,公开招录硕士研究生20多人,从根本上扭转了原来学校人才净流失的局面。按照“不能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采用柔性引进人才的方式,先后聘请周边高校6名高水平教师来校兼职,不仅给学生上课,还进行专业建设指导、教学和督导,较好发挥了人才的作用。加大教师培训培养力度,选派3名教师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专业对口博士,选派6名教师参加专业带头人高端研修和培训等,升格以来共培训教师3000多人次。目前全校副高职称以上人员达88人,16人入选省市各类人才工程。加强教育引导,加强考核评价,教师自我提升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
内部管理更加规范。系统梳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废改立”,形成内部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学校管理。加强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强化校内预算与财务核算的衔接统一,积极争取资金支持,通过偿还部分银行贷款、有效降低银行贷款利率等措施大力压缩学校新校区建设债务规模,节约大量财务费用,学校财务状况明显好转。认真排查风险点,积极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出台采购、验收、变更、审计等系列制度办法,加强采购管理和过程监督,重点加强对二期工程等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管。修订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实施部门目标管理考核,初步建立了符合高校特点的激励机制,广大教职工收入水平也明显提高。加强信息化在教学和行政管理中的应用,运行效率不断提高。高度重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得到较好落实。积极推进文明校园建设,教职工活动不断增多,学校校园更加和谐美丽。2016年,学校获得江苏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2017年顺利通过省教育厅高校后勤安全管理检查;被评为江苏省高职院校后勤行业先进单位;荣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党的建设全面强化。坚持落细落小落实,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专题教育。积极配合省委巡视,认真落实整改责任,将巡视反馈的11个问题细化分解为43个具体问题和120条整改措施任务,扎实推动整改取得明显成效。2016年初顺利进行中层干部换届,通过换届及干部选拔任用,干部结构明显优化,良好选人用人导向不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能力提升培训常态化开展,中层干部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明显提升。建立健全基层党建系列制度办法,以加强“三会一课”、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落实“书记项目”等为重点,不断提高规范基层党组织运行规范化水平,确保基层党组织有序运转。成立学校党校并认真开展活动,共举办9期党务干部培训班,培训党务干部500余人次。党员发展规范有序,三年来共发展学生党员159名、教职工党员21名。实行党建月度例会制度,积极加强党建考核,推动基层组织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其中“不忘初心梦,传承红色魂”党日活动获得2017年度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健全完善监督体系,推动学校政治生态不断优化净化。
同志们!学校升格以来的这段时期,是学校发展历程中十分重要的时期,转型任务较重,工作千头万绪。全校教职员工不畏艰苦、不懈奋斗,精神面貌明显提升,较好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学校顺利实现了升格后的转型提升,社会认可度、美誉度不断提高。在此,请允许我代表6163银河.net163.am党委,向长期以来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全体共产党员、全校师生员工、各位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6163银河.net163.am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和广大校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三年多的转型历程证明,财院人有艰苦创业的精神,有求真务实的作风,有攻坚克难的毅力。转型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是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学校党委从实际出发,总结正反两方向的经验教训,明确正确的办学思路,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路径,为事业发展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方向。
二是必须坚持特色发展。特色是竞争取胜的关键。学校党委着力强化行业办学特色、财会特色、港城特色,通过特色打造推动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学校辨识度、知名度,为事业发展找准了重点、谋划了战略。
三是必须坚持人才强校。人才是办学治校的第一资源。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并举,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聚才引才用才,为事业发展储备了资源、积蓄了能量。
四是必须坚持主动作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学校党委抢抓发展机遇,扛起责任担当,主动作为,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汇聚起了助推学校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为事业发展创造了机会、提供了动力。
成绩属于过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照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对照全体师生员工的期盼,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学校发展基础还不够牢固,高端人才依然缺乏,部分教职工教学管理能力亟需提升,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有待强化,工作效率还需进一步提高,党建创新工作不够,等等。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切实整改,不能有一丝懈怠,要重整行装再出发,努力推动学校发展提升再上新台阶。
二、今后五年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是学校实现转型后加快发展提升的关键时期,既充满机遇又可能面临挑战。把握好各种机遇,有效化解可能的矛盾,我们就能迎头赶上、后发先至。从宏观环境看,我国经济受长期和短期、内部和外部等因素共同作用,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一些政策效应将逐步释放,社会急需高职院校培养符合实际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型技能人才。从政策导向看,全国教育大会吹响了加快推进现代化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号角,高职教育面临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和挑战,国家和省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随着“双一流”建设、卓越计划的实施,扶优扶强的导向十分明显。摆在我们面前的既可能是严峻的挑战,应对得当,也将会是新一轮发展的难得机遇。从现实条件看,一方面,高职院校之间竞争将更加激烈,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连云港的交通区位和新兴产业优势在不断提升,三条高铁干线在未来几年将逐步开通,产业转型升级呈加快发展态势。学校只有扬长避短、强化特色、找准关键、错位发展,才能缩小与先进高职院校的差距,不断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未来五年,学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办学,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努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现代财经高职院校,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推动学校加快发展提升,需要全体财院人明确目标、接续奋斗。未来五年,要在尽快通过新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基础上,达到省示范高职院校的标准;再经过10年左右的奋斗,力争把学校建成高水平、有特色的现代财经高职院校,具备举办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基本条件。
为顺利实现发展目标,必须着力把握三个战略重点。一是高质办学。坚持质量至上,以宽广视野、发展思维办高职,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围绕高质量办学,每年确定建设主题,形成教育教学、师资队伍、生源素质、社会服务、内部管理等方面高质量良性运行。在高质量办学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办学规模。二是行业依托。深刻把握财政部门行业办学的优良传统和历史积淀,紧跟财税改革、管理会计等现代财会发展趋势,始终与行业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向同行。积极对接和服务财会行业转型升级,强化人才培养特色,深入拓展相关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形成比较优势。三是产教融合。坚持立足连云港、服务江苏、辐射周边的定位,深化校政行企合作。以“订单”培养为主导,以综合实训平台应用为支撑,以合作载体与模式创新为突破,加强与知名企业合作,积极探索校企双主体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实现多方一体化协同育人。
围绕加快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现代财经高职院校的目标,未来五年,要着重在以下几方面精准发力。
(一)改进教育教学,对接社会需求培养专业人才
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把握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精准对接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变化,以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优化专业布局,采用“专业+”等形式升级现有专业,做强做优会计、财金、经贸、信息、公共管理等专业集群。认真迎接新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以评估为契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扩大“3+2”分段培养、海外本科直通车、嵌入式本科等项目,拓展本科学历教育新内涵。加大专业建设力度,重点培育一批骨干专业、品牌专业。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构建层次化的教学资源体系。加强教学研究,总结提炼依托行业培养财经人才经验,形成一批新的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成果。积极参加高水平技能竞赛,争取国家级技能大赛获奖。
建立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精神,聚焦人才培养工作要素,开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着力目标管理、及时检查、数据呈现,奠定技术基础。着力制定制度、搭建平台、构建机制,确保科学实施。着力完善计划、检查反馈、动态改进,推动形成诊改成效。进一步建立健全听课评课、教学检查、评教评学、质量跟踪、信息反馈机制和教师业绩评价办法,形成科学完善的教育教学质量制度保障体系。
完善产教融合推进体系。坚持应用型导向,建立对接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产教融合的教学机制,促进教学标准与产业标准、课程及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教学过程与职业岗位劳动生产过程、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及能力全面对接。推进产教融合重点项目建设,争取与相关企业共建跨境电商、市场营销等合作实体。
加强实践实训平台与基地建设。按一流标准、一流硬件、一流理念统筹规划全校实训平台建设。建设全面适应现代化教学,布局先进合理、设施精良完备、软件俱全领先、合作开发共享,具有仿真职业环境的现代金融、税务、商贸等实训中心。进一步升级大商科智慧实训中心,更好服务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结合专业实践课比例要求,进一步强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二)突出以生为本,体现时代要求实施“三全”育人
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宗旨,完善“三全”育人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利用宣传、学工、学生党支部、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强大优势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大思政格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改进课堂教学。建设校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思政”作用。在抓好专业建设的同时,逐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试点。与校外有关单位合作,加强校外思政教育基地建设。
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品德修养、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相统一,注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开展第二、第三、第四课堂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强化美育、劳动在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挥学生公寓育人作用,开展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开辟学生素质教育新阵地。发挥系部人才培养主导作用,优化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机制,建立价值引领、技能驱动、管理促进、自我提升的学生教育与管理体系。积极支持共青团改革,进一步加强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建设。
推动招生就业创业协同发展。优化招生机制,加强生源基地建设,构建“学校统筹、系部为主、人人主动”的招生体系,提高招生工作绩效。优化生源结构,拓宽招生路径,完善录取机制。充分发挥新媒体影响力,改进招生宣传,进行招生大数据分析,提升招生宣传的效果。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招生,强化就业基地建设。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提高就业质量。完善创新创业工作机制,建设高水平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三)浓郁大学氛围,秉持守正创新实现文化传承
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学校宣传文化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构建学校宣传文化工作大格局。加强阵地建设,把宣传思想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加强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的宣传,积极引导师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互联网”时代特点,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和新媒体宣传平台建设与管理,保障校园网络和信息化安全,推送学校宣传品牌,更好地展示学校形象,优化学校发展提升的舆论环境。
培育大学精神和文化底蕴。围绕校训、校风、校歌等元素,积极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大学精神的内涵。加快推进学校形象识别系统建设,进一步彰显学校深厚的文化积淀,增进师生员工的文化认同。加强校园规划和建设,挖掘并丰富人文景观内涵,营造高雅健康的校园育人环境。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坚持走特色化的校园文化建设道路,推动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和特色文化项目实施。注重优秀文化传承,升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加强文化阵地和载体建设,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成立学校体育工作委员会,搭建系列体育联赛等竞赛平台,引导师生员工积极参赛,打造校内外体育运动品牌,营造浓郁的体育运动氛围。开发校史文化,成立校友组织,改建提升校史馆。实施“一系一品”特色文化工程,不断丰富系部文化内涵。打造一批标志性文化成果,形成具有财会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四)扩大交流合作,拓展学校职能加强社会服务
加强校政行企合作。切实推进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试行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与企业经营管理者、技术能手相互兼职。建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设“融入式”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采用订单、嵌入、冠名等形式扎实推进名企合作战略、本地化合作战略。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实施教育教学,建立健全学分制管理、弹性学制管理、学徒管理、“双导师”管理等相关制度。加强学校对外合作,建立健全学校与行业、企业常态沟通的协同育人机制。
提高科研服务能力。借助外脑,柔性引进学术带头人。整合地方高校、机关、企业等的社科科研力量,创立科研平台,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聚焦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建立“一带一路”财税研究机构,努力形成高水平的系列研究成果。紧密联系地方行业产业开展科学研究,提高纵向课题层次和质量,增加横向课题数量和经费,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与沿线地区合作。充分发挥学校在财经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扩大在中西部特别是沿陇海线省份的招生规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继续参与江苏对口援青和援疆项目,做好人才培养合作有关项目。
扩大国际合作交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探索与有意愿“走出去”的企业合作开展境外办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知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国内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要的本土人才。进一步实施好老挝留学生项目,将留学生来源地逐步向东南亚其他国家和中亚国家拓展,注重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财经职业教育留学的重要目的地。深入推进“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逐步拓展新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扩大青年教师海外研修计划,着力从国(境)外引进若干较高水平的外籍教师进行长短期讲学、学术访问和科研合作。
(五)坚持人才强校,围绕能力素质打造师资队伍
促进教师发展与提升。设立教师发展中心,全面负责教师发展、指导与培训。制定领军专业人才、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选拔和培养、教师学历提升等制度办法,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发展制度体系。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学历提升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加大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培训和研修力度,加强 “双创”指导教师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做到“四个相统一”、努力成为“四有”教师,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强化引领感召。注重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等的监督检查。强化师德考评,实施师德师风问题“一票否决制”。
继续引进高层次人才。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完善符合专业建设需要的人才引进遴选、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继续积极引进教授、博士等高端人才,注重从行业一线引进或聘用一批学历层次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关心爱护人才,及时解决引进人才的实际问题,为引进人才建功立业创造平台,促进其更好成长发展。
(六)强化保障能力,注重师生利益建设幸福财院
着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积极争取有关支持,谋求学校更大的发展空间。按照学校建筑风格和特色,统筹学校基本建设和相关配套设施,着力建设园林式校园。加快建设并启用二期教学实训中心项目,适时新建学生公寓,持续推进教学楼、食堂、宿舍楼等场所的改造出新工作,加强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推进智慧型后勤保障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安防治保体系,深化平安校园建设。
改进财务和资产管理。落实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加强内部控制长效机制建设,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积极争取资金,拓展多元化筹资渠道,大力充实学校办学经费来源。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强化资产监督检查,不断提高资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强化节约意识,争创节约型校园。
建设高水平智慧校园。加强校园网络、数据中心、教学信息化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推进各类管理服务和信息化应用平台升级和集成,构建教学管理服务智能化、应用全面融合、运行稳定可靠、维护简单经济的智慧校园应用空间。建立健全学校教育信息化能力培训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建设高水平智慧校园。
实施系列民生实事工程。坚持以人为本,回应师生关切,不断改善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生活条件。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保障教职工待遇,切实增强教师的幸福感、归属感。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组织和支持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完善教职工体检等制度,着力改善新入校青年教师居住条件。加强离退休工作,丰富活动内容,让老同志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
三、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的现代财经高职院校,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校上下要把改革创新作为今后五年工作的着力点和关键点,紧盯高职教育发展前沿,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一切从学校发展实际出发,明确目标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着力打破束缚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学校快速发展提升。
(一)推进治理结构现代化
以完善学校治理结构现代化为抓手,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统筹行使学术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学术评价、职称评聘、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事项上的重要作用。设立学校理事会,充分发挥理事会对学校改革发展的咨询、协商、审议、监督等功能。完善多元参与的校内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参与民主管理作用,拓展师生代表参与学校决策的渠道。修订学校章程,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使学校运行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依法治校。优化学校内设机构设置,优化人员配置,促进提高工作效率。坚持统分结合,扩大系部在人财物等方面自主权,设置系部内设机构,切实推动系部二级管理。
(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积极探索“1+N”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构建思政育人、文化育人、专业育人、实践育人“四位一体”的德育体系,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注重厚基础、强应用,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和实践应用的热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发挥自身优势,紧贴市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突出专业特色;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控制专业总量。创新教学方式,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模式,倡导仿真模拟教学,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将顶岗实习落到实处。积极寻求合作单位,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探索财会领域的现代学徒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着力建设一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模拟仿真实训软件等,增加优质教学资源。强化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情况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深度融合。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使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等体现创新创业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三)积极推动多元化办学
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注册会计师行业协会等指导制订人才评价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与省市注协、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举办注册会计师“行业定制”班,培养注册会计师行业会计基础人才。积极吸引省内外知名企业参与学校办学,通过举办企业“冠名学院”、“订单班”以及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商业实习实训场所等形式,将企业引入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多个环节,特别是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设、实践教学、顶岗实习、教师锻炼等,充分发挥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有关行业或企业深度合作,争取将地区性专业人才认证考试中心、职业资质考试中心等引入校内,延长人才培养链。充分发挥财经专业特色,扩大高职教育办学内涵,利用场地、师资、实训设备、教学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以财税干部教育培训、会计制度培训、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乡村会计人员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业务,将职业教育向非学历教育和培训延伸。
(四)深化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
落实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类别和职级,对教职员工实行分级分类管理。落实全员聘任,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对教学辅助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推进管理人员教育职员制度。完善职称评聘机制,实行分类评定。灵活设置岗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兼职任教。落实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机制,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加强教师考核评价,突出师德和业绩考核,开展双师型教师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考核评价。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将教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直接挂钩,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四、坚持不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加快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现代财经高职院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学校党委必须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持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工作贯穿于学校改革发展全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党员和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肩负起实现跨越发展的历史重任。
(一)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落实到把好办学方向、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依法治校、促进内涵发展的全过程。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坚持和完善决策前的论证制、决策中的表决制和决策后的责任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建立健全学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长效机制,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营造学校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领导,重视统战工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
(二)大力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改进学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和系部党组织学习制度,加强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确保课堂、论坛、讲座风清气正,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促进学校发展。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建立“立德树人”协同育人体系。
(三)建设担当作为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提拔重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修订学校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不断改进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制度体系。完善学校中层干部任期制,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积极推进学校内部党政、系部之间干部交流。加强干部战略储备,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改进教育培训方式,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拓展视野格局。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认真落实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引导干部强化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时代特质,在学校营造开拓进取、奋发作为的浓厚氛围。启动“青年干部人才成长计划”,每年选派一定数量人员到政府、高校、企业挂职锻炼,提高青年干部人才的干事能力和实践水平。
(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和完善教学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优化议事程序和决策机制,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的决策部署得到有力贯彻执行。推进党支部标准化、示范化建设,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生活制度,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实施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注重从优秀辅导员、优秀大学生党员中选拔学生党支部书记。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党建工作专项检查与综合督查相结合的常态化考核机制,开展系部二级党组织负责人述职评议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考核。抓好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加强党员发展和日常管理,构建党员队伍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教育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引导教师党员在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学生党员在求学成才和创新创业等方面当标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五)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具体办法》,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继续加强对学校项目建设、招标采购、招生就业、经费管理、干部选任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运行的监督,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加强廉洁文化建设,通过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廉洁文化活动创建、廉洁文化阵地建设、廉洁文化理论研讨,加强师生员工的廉洁思想教育,进一步筑牢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充分利用学校官微、校园网等多种途径开展党风廉政和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推动提高监督执纪问责水平。
各位党员,同志们: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6163银河.net163.am有着辉煌的过去,培养了大批优秀财经人才。进入新时代,再创辉煌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肩上。让我们抓住机遇,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务实奋进的作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奋斗,加快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的现代财经高职院校,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